起亚和现代烧机油大多分布在在2.0和2.4还有1.6T发动机上,2.0和2.4烧机油的原因就两种,第一种,跟大众奥迪是一样的活塞款堵塞问题;第二种,机油润滑不足出现敲缸拉伤缸壁,严重的曲轴瓦片磨损。1.6T烧机油问题大多就是活塞环堵塞卡滞。
今天我们主要聊2.0和2.4发动机,2.0 G4NA发动机主要在名图索纳塔8、IX35、起亚K5、智跑等车型上,2.4的G4KE主要用在进口的索兰托胜达等车型。
首先,机油润滑不足问题。2.0和2.4发动机 初期没有加装机油喷油嘴,依靠机油的惯性飞溅润滑,很多车后期是养护不及时,延期更换机油,使用机油不好,或者机油标号认证不得当出现这样一种润滑问题,缸体磨损,发动机有哒哒异响。也有一些车辆保持用正确使用好机油习惯,5000公里保养一次,即便没有机油喷油嘴,依旧十五万公里没再次出现敲缸拉缸的情况。所以,机油平时养护好是最重要的。我们大家一起听一下,不光是索兰托,任何发动机在怠速有这样明显尖锐的敲击声音,绝大部分都是拉缸了。面临是大修发动机。
其次,活塞环堵塞问题。虽然平时养护比较及时,但是十多万公里没有拉缸的2.0和2.4发动机,也一样出现烧机油,这就是第二个原因,油路长期不做有效的清洁,不使用有效的PNF技术的清洁剂保持发动机燃烧温度在一个合理范围内,高温导致活塞环堵塞。日系和韩系发动机的精密程度比欧美系发动机高,高温的传递在精密的发动机上更高效。
有人会说,1.6的伊兰特二十万公里不烧机油,那是因为当时是电喷自然吸气发动机,本身高温就低。后期的直喷自然吸气发动机,一燃烧要求更高,火花塞和点火线圈稍有性能直线下降,就会影响燃烧效果,加上后期的直喷发动机,即便是自然吸气,也是提升了缸压,直喷车的缸压比电喷车的缸压要高很多,一来能够完全满足直喷的燃烧需要,二来能更加节省油耗,满足尾气环保的需求。一团热火,在加压的情况下远比没有加压的情况,热效能高,看过抗美援朝电影吧,火焰枪是怎么让火焰射程更远,同时在火焰末端还能降低损耗,就是加压。
高缸压的发动机就是这一个原理,现在就很好理解,为什么直喷发动机对应的高缸压,热能更大,也更加容易导致越精密的发动机堵塞活塞出问题。本田的直喷发动机是不是烧机油也很多出现在几万公里?所以,发动机的设计我们改变不了,我们大家可以改善燃烧的质量,让燃烧的混合气中的汽油更清洁,同时顺带清洁缸内的积碳和喷油嘴的积碳,是不是同等情况下,燃烧的温度就相对可控了。
为了验证活塞环问题,我们的角度来看拆下来的活塞环,拆下的2.4的发动机内部的配件还是比较干净的,只是活塞环是堵塞了,这台车的活塞环设计和大众奥迪是完全一样的,螺旋撑簧的活塞环,这个环它没有一点的卡滞,弹性没问题也没有被卡在活塞内,但是沟孔完全堵塞了,油环就失去了刮油的能力。那机油就会顺着活塞环直接的在缸筒内燃烧掉。后面就是活塞顶大量积碳的开始生成。
活塞环这一个位置的机油温度远高于了别的部位的机油油温,比涡轮中的机油油道温度也要高很多。环体在正常工作时候大约是150度,而发动机出现一些不良燃烧,此处温度会提升到接近200度。机油最先会在这里失效,我们最终选择换油的周期,在机油最差的工作部位失效之前换掉。由此可见,很多的发动机设计上似乎有缺陷,但是通过保养可以把问题规避掉,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2.4和2.0的发动机,有的十五万公里也不会拉缸,而其他没安装机油喷嘴的车几万公里出现拉缸。
看到这里,我们就明白了,还没有烧机油的2.0和2.4发动机,要预防拉缸和活塞环堵塞烧机油问题做到以下三点:
2.缩短机油更换周期,长期短途行驶的车辆,如果是涡轮直喷发动机五千公里更换机油。
3.采用市场保有量大的机油,机油的稳定性远比机油的体感性能更重要。特殊需求,能够使用一些特定功能的机油,比如分子油。绝对不可以使用高粘度机油,全合成机油对这种的发动机是必备的。
第二点,没有拉缸,但是缸壁已然浮现一些斑痕,一块深一块浅的,缸壁可能经历了超高温,失圆的概率很大,也考虑大修。
第三点,缸壁较好,缸压正常,废气阀没问题的 2.0 2.4发动机,那大概率就是活塞环问题,此时不需要大修,司有普PNF技术的修复剂疏通活塞环后即可解决或者大幅缓解烧机油问题。
最后补充一点,该类发动机因为油底壳有散热效能低的问题,很多大修后,再次严重烧机油的周期很短,加之是较高精度的发动机,大修难度不小,大修的原厂配件成本很高。平时好好养护,不要省下平时养护的小钱,最后酿成严重损失。